中美在阿拉斯加的高层对话,是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的首次。
美国中国关系持续紧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彼此隔空喊话、互相批评。安排在阿拉斯加的高层面对面会谈刚一开始,双方矛盾之深即刻暴露无遗。
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最高层官员——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和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的会谈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尚待观察,但周五(3月19日)最让世界媒体感兴趣的焦点是会议开始时的针锋相对、唇枪舌剑。
英国各大媒体在报道的标题中都着重描述会谈气氛的紧张:英国《卫报》用词是“公开斥责”(publicly rebuke );《独立报》称中美“公开会谈中对撞”(clash at public talks); 《泰晤士报》形容双方“互呛”(trade barbs); 《金融时报》称双方“大抛指责”(hurl accusations);天空卫视新闻台(Sky News)的报道很直白:“开场很糟糕,双方互相攻击了一个多小时”。

美国方面怎么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希望与中国对话的问题包括美国对中国在香港、台湾及新疆的所作所为的关注,以及中国对美国发动的网络攻击和对美国经济盟友的胁迫。
中美阿拉斯加会晤 能否外交“破冰”成看点
中美青年问答:你把对方国家当作对手还是伙伴
和美苏争霸相比 中美是否真正陷入了新冷战
中美贸易战“休兵” 细数两国百年恩怨往来
“所有这些行为都威胁了维护世界秩序的国际规则,因此它们不是内部事务,我们认为有责任今天在此提出来。”
布林肯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会是该竞争之处竞争,该合作方面合作,该对抗的地方对抗。“我们会谈的用意是直接讲出我们的关注,讲出我们认为重点的问题,目标就是建立两国可以向前走的更加明确的关系。”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说,布林肯向中国方面表达的这些关心的问题,“不仅让美国人民担心,还在美国以外让人关注。在过去两个月展开的咨询过程中,从盟友、伙伴国家以及更大的国际社会范围内,我们从世界各地都听到对每个问题的关注。”
“我们今天要明确讲出的就是,从美国方面来说,头等大事就是确保我们在世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我们对中国的方式方法要使美国人民有好处,而且要保护我们的盟友和伙伴的利益。”
“我们不寻求对抗,但是我们欢迎竞争,我们也将一如既往为人民和盟友捍卫我们的原则。期待在今后的时间与你们讨论这些问题。”

杨洁篪如何回应?
杨洁篪的讲话持续了16分钟,没有停顿,直到讲完才翻译给美方听。他讲话重点包括:
中国所遵循的、国际社会所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所鼓吹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
美国的民主不仅要由美国人来评价,而且要由世界人民来评价,美国的民主到底做得怎么样,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
世界上的战争都是其他国家发动的,造成很多人生灵涂炭;中国要求世界各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应该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而不应该凭借自己的武力,到处去进行侵略,去推翻其他国家的合法政权,去屠杀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世界的动荡不安;这些做法对美国非常不利;
美国凭藉武力和金融霸权,对其他国家长臂管辖和打压;
美国煽动一些国家攻击中国;
中美在对抗新冠疫情、复产复工、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共同的利益;
美国应该自己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转移矛头,把国内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转移到国际上去;
对抗对美国没有好处,我们中国是挺得过来的。